考研作為目前我國最高水平的全國統一考試(考博不是全國統一考試),由于近幾年報考人數逐年增加,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拉開選拔檔次,試題正在向三個方向發展:廣、深、新。即使學習基礎較好的考生,要想取得好成績,也絕非輕而易舉。 廣。顧名思義,就是覆蓋內容廣,復習量大。考研的四個科目:政治、英語、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注:數學是理工類和經濟類考生的專業基礎課),每科都相當于本科兩門以上課程。以政治理論為例,其內容就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形勢與政策,相當于大學本科5至6門課程,覆蓋內容量大。有統計表明,一個考生在復習考研期間要使用的教材和資料一般在一百萬字以上。 深。研究生入學考試和本科階段校內的各科考試有一個本質上的區別,即它是一種競爭選拔型考試,而非過關型考試。這個本質特點就決定了它的試題、特別是國家統一命題的幾門公共課試題都比較深,每年都有大批考生過不了關。按照要求,考研試題不僅考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大學本科課程考試要求),更注重考察運用基礎知識和技能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大分值考題,往往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綜合性、應用性、技巧性很強。以2000年政治文科卷第33題為例,該題涉及哲學、鄧小平理論概論和形勢與政策三門課程,是一道典型的跨學科題目。閱卷表明,這一類題目的得分率普遍偏低。 新。試題的現實感、時代感很強。近年來研究生考試日益強調要遠拔出具備實際研究能力的人才,因此試題與時代脈搏也日益貼緊。近年內本門學科的重大熱點問題,往往是大分值考題的切入點。這一點不僅表現在許多招生單位自行命題的專業課試卷中,在國家統一命題的公共課試題中同樣有所反映,最為典型的就是政治試題。近幾年來,那種純粹的理論論述題少見了,更多的是結合當年重大現實或理論問題的題目。因此,要想考研成功,既要全面復習,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重點復習,突破重點、難點和熱點,還要注重辯證邏輯思維訓練,掌握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