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篇文章早就寫了,但是成績沒出來之前,我不想把它公之于眾,帶著小小的迷信和點點低調的色彩。現在成績出來了,我居然是跨校跨專業而以所報考專業總分第一的身份進入北大,想想也覺得既在意料之內,也在意料之外。 關于考研,一點點想說的話而已。對于清華北大,太多人高考時與我一樣,和它們擦肩而過,四年的大學生活磨平了太多人的銳氣,曾經入學時問輔導員咱們學校大幾能開始攻讀二學位的同學,現在已經踏踏實實地進了一家國企,再也不想考任何考試。反倒是我自己,在大四的最后一年毅然選擇讀了個二學位,倒退四年想想入學的時候,只敢在角落里聽聽別人的豪言壯語,心里暗暗佩服。其實考研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難,如果僅僅是想完成一個考上清華北大的愿望就更是這樣,雖然,東京也無非如此,但我們還是想去,不去又怎知它與北京的差別呢。我的本科是北京一所比較著名的高校了,學的是校里最好的專業,沒辦法,當時不敢報清華,雖然最后的成績還是超過了當地的清華線,只能讀個好專業自我安慰一下。但是這個專業考研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太熱門了,所以考得人很多,尤其是清華,每年數學不考個140多就連想都別想。而我,目標也很明確,我只是想進清華北大,對于學什么,自問也不是像某些牛人那樣有學術見的,所以無所謂了,于是我開始研究報考。 首先,一個人的目標必須得明確,比如我,就是清華北大;還有的人可能想去上海,那就瞄準上海的學校,還有人可能喜歡某個專業,那就按專業找,不能猶豫太長時間,畢竟精力有限,越早鎖定學校,收集到的信息越集中,效率越高。繼續說我吧,我本人是學理工科的(本科是非常熱門的EE專業,學校是211中非常好的)清華的理工科雖好,但是分也高,尤其是我本科學的是熱門專業,是清華所有專業分數最高的。這個高,不是說我一定達不到,是我非常了解我自己,我能像某些同學那樣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在自習室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覺得太高的分數,我是考不到的。其次,清華北大都有很多專業的學生要去深圳,后來一想,研究生一輩子就讀一次,干嘛去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讀呢,只有本部才有的氛圍,外面是取代不了的,遂,決定在篩選專業時要盡量避免去深圳。第三,我是有將來出國打算的,我還考慮到外的口碑,以清華北大的物理為例,個人覺得北大物理學院是建國后集全國力量建的,而清華呢,文革后才重組,而且只有一個理學院,物理都沒有單獨的學院。最后,綜合歷年考試的人數,趨勢(可以從考場安排中看出),成績(可以從學校網站查到),專業課的選取(盡量避免考兩門沒學過的專業,畢竟隔行如隔山,不是每個人都那么牛)。 第二點關于堅持。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其實很多人成功,不過在與他們比別人更加堅持。感謝太多像某某這樣學校,前5%不給開成績單,逼著好學生保送本校,為我們這些本來哪都考不上的人掃除了一部分優秀人才的障礙;感謝眾多有錢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國門,讓他們去享受資本主義更為優越的教育,騰出更多資源給我們這些還在堅持夢想的人;感謝電腦游戲,毀了那么多棟梁的意志,讓他們沉迷其中,讓我想到了淘盡黃沙始見金的諺語……經過上蒼這N重篩選,我發現自己這樣的庸才也開始看見了希望的曙光。當別人都放棄了的時候,你一點小小的堅持也就很容易成功了,于是,我,成功了。 最后,說一點專業課,其實,非統考的專業課確實挺不公平的,很多人都能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到一些蛛絲馬跡,尤其是考兩門專業課又招生很少的專業,我奉勸還是謹慎報考,畢竟誰也不知道你是不是還沒跑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另外,一些很偏的專業,老師可能在上課的時候透露些重點,畢竟他還是希望今年有人能考上的,所以不妨去聽聽課,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補充:對于初試,希望考數學的同學一定要學會使用計算器,非常強大,能直接算逆陣的那種;對于復試,我個人覺得北大很歧視本科不好的同學,反正我們專業本科不好的都被刷了……今年的國家線真是太低了,碩士在貶值,本科就更不值錢了,趕緊考吧,趁經濟形勢不好,政府擴招,最后,祝大家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