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1~65小題,每小題2分,共1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請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 A 研究人的行為及影響因素 B 研究形響及決定人行為的潛憊識 C 研究區別于動物的動機、欲望、生命意義、惰感等復雜體驗 D 研究人的感知、記憶、思維等信息加工過程及影響因素 2.本來由系列刺激形成的一連串反應,經訓練鞏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個刺激出現,后而一連串反應就依次出現的現象是() A 強化 B 條件反射 C 第一信號系統 D動力定型 3.用“割裂腦”實驗證明了,用右手的人來說左半球言語功能占優勢,右半球空間知覺和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神經生理學家是() A 布洛卡 B 羅杰·斯佩里 C巴甫洛夫 D艾賓浩斯 4.人的意識既能夠主動地去認識世界,也能夠通過實踐活動改造世界,這種意識的基本特征是() A 意識的能動性 B意識的覺知性 C意識的社會制約性 D意識的前進性 5.在嘈雜的環境中即使我們的名字被很小聲地提及,仍熱能被我們接收到,( )對此做出了很好的解釋。 A.過濾器理論 B.衰減理論 C.多階段選擇理論 D.認知資源理論 6.廚師做菜會越做越咸,是因為( )造成的。 A.味覺對比 B.味覺失靈 C.味覺混合 D.味覺適應 7.人以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感知的事物加以處理并做出解釋或判斷的組織加工過程是() A.知覺整休性 B.知覺選擇性 C.知覺理解性 D知覺恒常性 8.當人們在交談中提到“黃山”時,頭腦中重現迎客松的形象,這是() A.回憶 B.重現 C.表象 D.想像 9.平行的鐵軌向遠方延伸時,看起來趨向于相交,因此,在畫面上兩條直線越趨向接近,就表示距離越遠,這是哪種深度線索在起作用? A.紋理變化 B.遮擋 C.視野中的高度 D.線條透視 10.“自由聯想”或“觸景生情”引起的回憶是一種() A、有意回憶 B、無意回憶 C、直接回憶 D、追憶 11.實驗表明.學習材料的中問部分記憶效果較差,原因是受到()影響。 A前攝抑制 B 倒攝抑制 C干擾抑制 D雙重抑制 12.聯覺是指() A在外界刺激持續作用下感受性發生變化的一種現象 B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暫時保留的一種感覺印象 C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一種現象 D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一種現象 13.有動機功能的心理因素有( ) A.需要 B.注意 C.能力 D.情緒 14.運用已有知識經驗,按現成方案與程序來解決問題的思維力一式是() A.常規性思維 B.創造性思維 C.直覺性思維 D.分析性思維 15.下列哪個選項是根據動機對活動作用大小劃分的() A.主導動機和輔助動機 B.意識動機和潛意識動機 C.高尚動機和低級動機 D.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 16.畢業生擇業時,面對多重選擇,是哪種沖突的表現?() A.雙趨式沖突 B.雙避式沖突 C.趨避式沖突 D.多重趨避式沖突 17.詹姆斯一蘭格情緒外周理論認為() A.情緒的生理機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丘腦; B.認知在情緒的發生中起著決定的作用; C.情緒與動機有密切的聯系; D.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 18.具有情境性、反應性、簡略性特點的是() A書面言語 B獨自言語 C對話言語 D內部擊一語 19.下面屬于情緒而不屬于情感的是( ) A.對藝術作品的欣賞 B.對祖國的熱愛 C.助人為樂的幸福感 D.高考被錄取帶來的喜悅 20.提出“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的心理學家是() A榮格 B威特金 C麥克萊倫 D馬斯洛 21.算法策略和啟發式策略是() A.通用的問題解決策略 B.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 C.制作人工概念的辦法 D.形象思維的具體策略 22.下面對認知風格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根據對問題思考速度上的差異可以區分出沖動與沉思兩種認知風格 B.女孩的記憶和語言能力比男孩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女孩多采用繼時性的加工風格 C.因為場獨立性比場依存性的人的心理分化水平較高,因此場獨立性要優于場依存性 D.認知風格是個人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代表的是人們的典型行為 23.斯坦福一比奈量表現在采用()來表示人的智力水平。 A智力分數B智力年齡C離差智商D比率智商 24.心理旋轉實驗證明表象具有( ) A.直觀性 B.穩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25.()發明了一種稱為“視崖”的裝置來研究嬰兒的深度知覺。 A、吉布森 B、皮亞杰 C、班都拉 D、斯騰 26.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7-11歲兒童的認知發展大體上處于()階段。 A感知 B前運算 C具體運算 D形式運算 27.普萊爾在三年里每天三次對其子進行長期觀察,并輔之簡單實驗,完成其心理發展報告,從研究設計上看,屬于( ) A.橫斷研究設計 B.縱向研究設計C.聚合交叉設計 D.混合設計 28.加涅將認知領域的學習分為言語信息,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三大類,其依據是() A.認知復雜程度 B.知識的內在表征方式 C.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型 D.內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現 29.“初中生在某些情況下非常勇敢和莽撞,但在公眾場合卻羞羞答答。”這一現象主要體現了其心理的() A.反抗性和依賴性 B.否定童年又眷戀童年 C.高傲和自卑 D.勇敢和怯懦 30.4 、5歲一8、9歲兒童道德判斷受他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所支配,屬于() A.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B.自律道德判斷階段 C.他律道德判斷階段 D.前道德判斷階段 31.在成人階段,晶體智力呈() A.下降趨勢 B.上升趨勢 C.緩慢下降趨勢 D.快速下降趨勢 32.( )是個體心理發展最早,而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機能。 A.記憶 B.先天反射 C.感知覺 D.表象 33.學生為了獲得教師的贊許而努力學習,這種動機被奧蘇伯爾稱為() A附屬內驅力 B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C認知內驅力 D主導內驅力 34.奧蘇伯爾根據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已有觀念的關系提出了以下幾種形式的學習:() A知識學習、技能學習 B關系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 C上位學習、下位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 D上位學習、下位學習 35.與學習活動本身相聯系的學習動機屬于() A.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B.直接的近景性動機 C.間接的近景性動機 D.直接的遠景性動機 36.學習外語時,本國母語的語音具有()作用 A.正遷移 B.負遷移 C.高原形象 D.反饋 37.( )把認知主義的觀點引進行為主義的學習聯結理論,改變了學習聯結理論把學習看成是盲目的、機械的錯誤觀點。 A.完形-頓悟說 B.認知-目的說 C.認知-發展說 D.有意義接受說 38.個休難以清楚陳述、只能借助于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主要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問題的知識稱為() A感性知識 B理性知識 C描述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39.學習者在從事新的學習時,他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合性程度,這就是() A學習基礎 B心理準備 C發展準備 D學習準備 40.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沿著許多不同的方向擴展,使觀念發散到各個有關方面,最終產生多種可能的答案的認知方式稱為()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輻合型 D發散型 41.斯金納發現,效果最好的強化方式是() A、連續強化 B、定比間隔強化 C、定時間隔強化 D、不定比間隔強化 42.造成個體認知過程方而的差異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A認知方式和認知途徑 B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 C思維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認知水平 43.在日常經驗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這種現象最可能的解釋是() A雙重編碼理論 B加工深度說 C圖式理論 D知識分類學習論 44.在實驗中要求一半被試先進行A處理,后進行K處理,另外一半被試先進行K處理,后進行A處理,主要是為了克服() A順序效應 B安慰劑效應 C羅森塔爾效應 D霍桑效應 45.Posner等人應用減數法反應時實驗確定了,某些短時記憶信息可以有()兩個連續的階段,這是認知心理學上的重大發現。 A.視覺編碼和語義編碼 B.視覺編碼和聽覺編碼 C.聽覺編碼和語義編碼 D.圖像編碼和聲音編碼 46.首先提出加因素法實驗邏輯的是() A.漢彌爾頓 B.斯騰伯格 C.霍克基 D.唐德斯 47.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影響的設計是() A.雙組前后測設計 B.時間序列設計 C.單組前后測設計 D雙組后測設計 48.不肯定間距可以看作是對被試態度的一種測量,一個很自信的人,他會( ) A.很少做出相等判斷,結果他的不肯定間距就小 B.很少做出相等判斷,結果他的不肯定間距就大 C.總是做出相等判斷,結果他的不肯定間距就小 D.總是做出相等判斷,結果他的不肯定間距就大 49.ROC曲線離對角線愈遠,表示( ) A.被試辨別力愈強,d/的值就愈大 B.被試辨別力愈弱,d/的值就愈小 C.判斷標準偏高,B值大 D.B值愈小 50.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適用于( ) A.三個及其以上獨立樣本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B.方差齊性檢驗 C.三個及其以上相關樣本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D.兩個樣本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51.測驗長度、亦即測驗的數量可影響信度系數,如在一個測驗中增加同質題目則() A可使信度提高 B可使信度降低 C對信度無影響 D對信度有影響,視情況而定 52.報告測驗分數應遵循() A不應告訴被試其測量結果是和什么常模團體進行比較 B不應告知被試所作測驗是測量是什么或預測什么 C最好不把測驗分數直接告訴被試及其親友,而是報告測驗分數的解釋和建議 D拒絕絕當事人參與測驗分數的解釋 53.學校運動會排出全校各班級的名次,未報出各班得分,用的是() A命名量表 B等即量表 C等比量表 D順序量表 54.高分組在某一項目的通過率為0. 70,低分組的通過率為0. 48,則該項目的鑒別指數為() A. 0. 11 R. 0.70 C. 0.22 D. 0.48 55.在用最小變化法測量閾限的實驗中,當遞增系列的閾限大于遞減系列的閾限且差異顯著時,可以斷定被試存在() A練習誤差 B習慣誤差 C期望誤差 D疲勞誤差 56.如果一個 學生在一個月里接受兩次測驗,所得成績相差很大,那么我們說這兩次測驗的( )不好。 A.效度 B.施測時間 C.信度 D.常模 57.在對常模團體進行取樣時,關鍵的是樣本() A數量必須大 B要有代表性 C抽樣必須隨機 D應人為劃定范圍 58.在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時,誤將配對樣本當作獨立樣本進行t檢驗將會導致() A 容易犯I型錯誤 B 容易犯Ⅱ型錯誤 C 有影響,但和I型錯誤和Ⅱ型錯誤無關 D 沒什么影響 59.以下關于測定系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測定系數越大說明回歸方程越不顯著 B 測定系數越大說明回歸平方和對總平方和的貢獻越小 C 測定系數不可能為1 D 測定系數不可能為 0 60.在心理學實驗中,如果要檢驗某變量的第一個水平的平均位是否大于(或者小于)第二個水平的平均值的顯著性時,應該采用() A z檢驗B 雙側檢驗C t 檢驗D單側檢驗 61.一個包含零處理差異的95%的置信區間表明:() A.存在統計差異而不是實際差異 B.存在實際差異而不是統計差異 C.兩組之間可能不存在統計差異 D.一個處理相比于另一處理有明顯優勢 62.在有關離散指標意義中,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數值越大,說明個體差異越大 B.數值越大,說明觀察值的變異度越大 C.數值越小,說明平均數的代表性越差 D.數值越小,說明平均數的代表性越好 63.如果變量 X 和變量 Y 之間的線性相關系數為 0,說明這兩個變量之間是() A.負相關關系 B.完全相關關系C.不存在線性相關 D.完全不相關 64.對于總體非正態,兩個相關樣本均值差異性的檢驗所用的非參數檢驗的方法有() A.秩和檢驗 B.中數檢驗 C.符號等級檢驗 D. F檢驗 65.若使區組間的被試盡量做到同質,可以() A.用同一個被試重復接受幾種實驗處理 B.使用配對法分配被試 C.區組內的單位是一個團體,以不同團體為區組 D.以上都對 二、多項選擇題:66~75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選出所有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66.感覺記憶的特征是() A.鮮明的形象性 B.信息的被意識性 C.信息保持時間在 2 秒之內 D.記憶容量較大 67.目前,解釋錯覺的理論主要有() A 眼動理論B 神經抑制作用理論 C 深度加工和常性誤用理論D 共鳴理論 68.皮亞杰通過著名的“三山實驗”,發現2-7歲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是() A具有相對具體性 B 具有可逆性 C 具有自我中心性 D 具有刻板性 69.下面屬于成就動機的是() A.學生希望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能名列前茅 B.某人在討論問題時總試圖以自己的觀點說明別人,在群體中取得領導地位 C.老師由于熱愛自己的工作,刻苦鉆研業務,廢寢忘食地工作 D.作家希望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受到社會好評 70.男女兒童在認知方面的差異表現在() A 性別差異有年齡傾向性 B 男女兒童的智力有不同的優勢領域 C 幼兒時期男孩的智力略優于女孩,但不顯著 D 當男性青春高峰期到來時,男性的智力開始逐漸優于女性 71.下列用于被試間設計的方法是() A.匹配 B.隨機化 C.拉丁方設計 D. ABBA設計 72.測驗難度的要求,一般為測驗總分接近常態分布() A如呈正偏態分布,人多數得分集中在低端,說明測驗對樣本團體來說偏難 B如呈正偏態分布,人多數得分集中在低端,說明測驗對樣本團體來說偏易 C 如呈負偏態分布,大多數得分集中在高端,說明測驗對樣本團體來說偏易 D如呈負偏態分布,人多數得分集中在高端,說明測驗對樣本團體來說偏難 73.我們在挑選實驗被試的過程中需要注意( ) A.被試數量越多越好 B.被試要有代表性 C.必須隨機選取被試 D.對于有損傷性的實驗盡量使用非人類被試 74.在一個混合實驗設計中,交互作用不顯著說明( ) A.各因素之間不存在內在聯系 B.各因素的主效應是相互獨立的 C.各因素之間可能存在內在聯系 D.各因素的主效應可能會相互影響 75.方差分析所滿足的基本條件是() A.總體服從正態分布 B.變異的可加性 C.樣本數必須大于兩組 D.方差齊性 三、簡答題:76~80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76.簡述長時記憶中的遺忘理論。 77.試比較皮亞杰與維果斯基關于心理發展的基本觀點。 78.簡述學習風格的特點及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價值。 79.簡述組內設計的優點、缺點及克服方法。 80.影響反應時的因素有哪些。 四、綜合題:81~8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81.依據學習遷移理論,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 82.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83.設計一項Jacoby等人加工分離程序的變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