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j-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乱老女人一二区视频-中国一级特黄剌激爽大片l|www.yueqi0917.com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華東理工大學2008年在職MBA(學位項目)招生簡章

華東理工大學2008年在職MBA(學位項目)招生簡章


一、 培養目標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養類別和招生人數

  工程碩士培養類別為非全日制,以進校不離崗的方式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不涉及研究生學歷。招生人數不限。

  三、報考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可以報考:

  1、2005年7月31日前獲得學士學位。

  2、2004年7月31日前獲得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學歷。

  報考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學前未達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課程并從事工程實踐兩年以上,結合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報考軟件工程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課程并結合軟件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后,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四、報名

  報名分網上報名與現場報名相結合的方式。

  1、網上報名

  網上報名按考試科目分為全國工程碩士生入學資格考試網上報名以及業務課網上報名。

  全國聯考網上報名時間在7月中旬。具體時間請于6月底查閱我校研究生院網上通知或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中心”)網上通知,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網址為:www.cdgdc.edu.cn

  業務課網上報名時間在9月下旬,報名網址: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院主頁(gschool.ecust.edu.cn/),考生網上報名時,在招生單位特別說明處填報所選的業務課筆試科目。

  2、現場報名

  現場報名時間一般在7月下旬。請于6月底查閱我校研究生院或“中心”網上通知。考生在規定的現場報名時間內到各省市指定地點報名拍照并交納全國聯考報名費。

  五、 考試科目

  入學資格考試內容由四部分組成:即語言表達能力、數學基礎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外語應用能力。每部分滿分100分,時間45分鐘,總計3個小時。我校工程碩士入學考試科目共三門。分別為:

  1、全國工程碩士生入學資格考試(簡稱GCT),我校只招收外語語種為英語的考生。

  2、業務課筆試。由我校自行組織考試。具體考試科目請查閱各領域招生目錄。

  3、專業綜合(口試)

  六、考試時間:

  1、工程碩士生入學資格考試(簡稱GCT)由全國統一組織,考試時間一般在10月份。地點:由各省市指定。

  2、我校自行組織的業務課筆試和專業綜合(口試)考試時間另定。具體考試時間和地點請于9月份在網上查詢。

  七、考前輔導

  工程碩士考前輔導班上課時間一般在6月—10月,報名時間為5月—6月。具體可電話咨詢或屆時見網上通知。

  八、錄取

  工程碩士生的錄取分數線由我校自行劃定,錄取名單報全國工程碩士指導委員會秘書處。根據國務院學位辦文件精神,錄取無學士學位人數不超過當年錄取總人數的10%。

  九、學習年限

  工程碩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最長不超過5年。

  十、經費

  工程碩士生全部委托培養:軟件工程領域、項目管理領域、物流工程領域、工業設計工程領域培養費為32000元/人,其余工程領域均為30000元/人。

  單位代碼:10251

  單位名稱:華東理工大學

  地址:上海市梅隴路130號

  郵政編碼:200237

  電話:021-64252453

  傳真:021-64253013

  華東理工大學2008年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領域及聯系人一覽表

所屬學院

工程領域代碼

工程領域名稱

聯系人

電話

E-mail

化工學院

430117

化學工程

徐心茹

64252160

xrxu86@ecust.edu.cn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430122

輕工技術與工程

仇昭君

64253230

zjqiu@ecust.edu.cn

430136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學院

430139

生物工程

李陽

64253019

shgyb_gcss@ecust.edu.cn

430132

食品工程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430102

機械工程

趙鳴

64252976

zhaoming@ecust.edu.cn

430107

動力工程

430125

安全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430105

材料工程

汪濟奎

64253293

wang326@ecust.edu.cn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430104

儀器儀表工程

朱琰

64253531

zhuyan@ecust.edu.cn

430109

電子與通信工程

430111

控制工程

430112

計算機技術

430113

軟件工程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430130

環境工程

童瑞娟

64252399

tongrj@ecust.edu.cn

商學院

430140

項目管理

袁竹君

64252634

mba@ecust.edu.cn

430141

物流工程

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

430138

工業設計工程

許懋琦

64253226

mqxu@ecust.edu.cn

化學工程領域(430117)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領域是國務院學位辦首批批準設立的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旨在為企業培養高層次工程型、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從我國化學工程學科的實際出發,結合我校的優勢,本領域包括了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工業催化等研究方向。

  我校1998年以來承擔了為上海地區以及全國幾十家大中型企業培養了600余名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其中已有400余名學員取得工程碩士學位。在學習過程中學校有系列的獎勵政策,如課程學習獎,優秀論文獎(校、市、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工程碩士獎。2005年化學工程領域評出校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工程碩士12名,2007年有3名被評為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工程碩士。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在化學工程領域有很強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工程開發實力。在與化學工程領域相關的學科中,建有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煤漿氣化及煤化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技術開發部)、國家超細粉末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大型工業反應器工程中心;國家中藥工程技術中心(分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聯合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等。參與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工作的有化工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等相關系所。

  幾十年來,我校堅持工程特色,發揮多學科交叉的優勢,把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特色,為國內化工行業輸送了大量的技術人才。我校的化學工程領域各專業都是我國首批獲準設置的專業,為全國化工、石油、能源、輕工等行業培養了萬名以上的人才。我校化學工程領域導師力量雄厚,有近40名博士生導師和120余名碩士生導師。我校化學工程領域科研裝備先進,實驗設施優良,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大批國家級與省部級重點項目及企業委托開發項目。我校化學工程領域為化工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每年都有多項成果通過鑒定,獲得多項國家級或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

  為了加強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學校從各相關系所中選擇一批既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功底,又具有豐富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實踐經驗的高級職稱教師組成了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導師組,從而為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較寬知識面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一、研究方向

  1、化學工程

  2、化學工藝

  3、石油化工

  4、煤化工

  5、工業催化;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化工原理

  3、專業綜合(口試)

  制藥工程領域(430136)

  “制藥工程”領域是研究制藥工業及相關工業過程中所進行的生物、化學、物理過程共同規律和應用技術的工程領域,是一個口徑寬、覆蓋面廣的工程領域。我校“制藥工程”領域是1998年國務院學位辦首批批準9所院校進行10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的學校和領域之一。

  我校“制藥工程”領域具有較強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工程開發實力。在與“制藥工程”領域相關的學科中應用化學學科和生物化工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校內建有國家中藥工程中心上海分中心等國家和上海市的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設有原國家醫藥總局與國家教育部共建的制藥工程本科專業;我校“制藥工程”領域堅持以化學制藥、藥物制劑與助劑、綠色農藥、中藥現代化為主要研究方向,結合國家級的研究基地,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特色,在工程、裝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校“制藥工程”領域具有完善的教學體系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體系,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97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上海市重大和重點等國家和省市重點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和大量企業委托開發的項目。在上述一些研究領域具有國內領先的學術地位,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殊榮。

  為了加強“制藥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學校從各相關專業中選擇了一批既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功底,又具有豐富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實踐經驗的高級職稱教師組成了“制藥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導師組,從而為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一、研究方向

  1、化學制藥工程

  2、藥物制劑與助劑工程

  3、綠色農藥

  4、中藥現代化工程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工業化學與工藝

  3、專業綜合(口試)

  輕工技術與工程領域(430122)

  我校應用化學(精細化工)學科是在國內最早設立、具有近50年歷史的本科專業及精細化工博士學位授權點(1985年)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為全國重點學科,是國內最早從事精細化工方面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的基地之一。本領域的師資和科研基地依托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研究領域以應用化學(精細化工)學科為基礎,在與國內同類學科比較,在有機光電功能材料、生物功能性化合物、感光材料、精細中間體、表面活性劑和日用化學方面等方面具有優勢和鮮明的研究特色。具體表現為:

  1、國際上發表論文數(SCI)及其引用數居領先地位。

  2、科研成果獲獎數及其級別均居突出地位。

  3、科技成果轉化成績顯著。

  4、最早成立的精細化工專業和最早批準的精細化工博士點之一。

  5、承擔的國家及國際合作項目以及國內大中型企業項目名列前茅。

  6、一批年輕的學術帶頭人涌現,其中3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已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獲得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劃資助,1名入選“百千萬”工程,1人獲得上海市科技精英稱號等。

  本領域現有教授、副教授30多人。主要研究有:有機光電功能材料——信息存儲與顯示領域中的應用化學技術、生物特異性化合物的合成與應用、感光材料、藥物及其中間體的精細化學品的合成。具體表現為染料、顏料、醫藥農藥、動物醫藥、電子信息化學品、功能材料、感光材料、香精香料、化妝品、涂料、表面活性劑、食品飲料助劑、飼料添加劑、日用化學品、醫藥助劑、工業催化劑、輕工助劑(皮革、造紙、染整、煙草、造紙等)、玻璃陶瓷用助劑、水處理劑、油田用化學劑、電化學、機械冶金用助劑、塑料橡膠助劑、試劑和高純物、高分子助劑等。

  一、 研究方向

  1、精細化工

  2、日用化工

  3、輕化工程

  4、皮革化學與工程

  5、助劑工程

  6、工業催化

  7、醫藥中間體的合成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工業化學與工藝

  3、專業綜合(口試)

  材料工程領域(430105)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工程領域是以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為主,覆蓋其它相關領域的工程類學科,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納米材料、高分子化工、金屬合金材料等工程領域,并已延伸到環境化工、信息材料、生物技術、交通能源及航天航空等工程領域。本工程領域與高新技術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已成為許多高新技術實施的關鍵部分。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工程領域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納米材料與技術、生物材料、先進材料與制備技術、高分子化學與物理7個博士點和碩士點,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材料學科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是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重點,設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

  華東理工大學在培養本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方面具有堅實的基礎與豐富的經驗。以基礎理論、應用基礎理論(如高分子的聚合理論、結構與性能關系、材料物理化學等)為指導,與材料的開發、工藝流程及放大等工程實際相結合,實現材料制備、加工、性能測試和評價、控制和調優一體化與開發。

  在本工程領域,我校設有高分子材料系、無機材料系、材料科學研究所、無機材料研究所、國防材料工程研究所、生物材料研究所、國家超細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寶石檢測中心、國家醫用生物材料動員中心、教育部軍工復合材料科研生產基地、教育部醫用生物材料工程中心、超細材料制備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田徑協會田徑人工合成面層檢測實驗室、上海汽車非金屬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這些研究機構都有固定的研究方向、充裕的研究經費、先進的儀器設備、系統的研究成果和老中青相結合的研究隊伍。我校材料工程領域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有教授45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61 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90余人。我校材料工程領域與許多大型企業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有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承擔了大量企業急需解決的重大技術攻關項目。

  本工程領域在研究生培養和管理方面有著規范的制度和嚴格的要求。為了加強材料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學校從相關專業中選擇了一批既具備扎實理論基礎功底,又具有豐富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實踐經驗的高級職稱教師組成了材料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導師組,從而為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較寬知識面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一、研究方向

  1、高分子材料

  2、無機非金屬材料

  3、復合材料

  4、納米材料

  5、高分子化工

  6、金屬合金材料制備與應用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分子化學和物理或高等數學

  3、專業綜合(口試)

  機械工程領域(430102)

  機械工程是一個覆蓋面非常廣的工程領域,傳統的機械工程同先進制造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與檢測技術、信息工程、材料科學、化學工程、生物醫藥工程、輕工、航空航天等技術相互交叉滲透,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幾乎覆蓋我國的所有工業領域。

  華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主要依托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教學科研力量,支撐工程碩士培養的學科群主要學科點包括: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化工機械、流體機械及工程、固體力學、安全技術及工程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點。學科方向以機械工程領域的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為主,并與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現代檢測技術、材料科學、力學、安全工程等相關技術相互交叉滲透,反映了現代機械工程領域的發展趨勢和華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領域的學科特色。

  華東理工大學在機械工程領域擁有一支科研力量雄厚、學術水平高、研究生教學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和科研隊伍,擁有較先進的教學和科研條件設施。在長期的科學研究和工程開發中形成了若干穩定的,具有一定學科特色的科研方向,并同許多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課程設置,力求既能反映現代機械工程先進技術的最新進展又能符合企業和工程發展的實際需要,多年來教學效果良好,深受企業和工程界歡迎。學校從各相關學科選擇了一批既具有長期從事研究生教學經驗,又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教授組成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導師組,為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較寬知識面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提供保障。

  一、研究方向

  1、現代機械設計理論及應用

  2、先進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技術

  3、機電一體化技術及應用

  4、機械CAD\CAE\CAM

  5、數字化設計制造與系統仿真技術

  6、機械設備檢測和故障診斷技術

  7、工程摩擦學與表面工程

  8、流體機械及其控制技術

  9、過程機械設備與工程材料

  10、工程力學和計算力學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機械設計

  3、專業綜合(口試)

  動力工程領域(430107)

  華東理工大學的動力工程領域,是以化工過程機械學科為特色,依托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多個學科的工程領域。華東理工大學的化工過程機械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及上海市重點學科。培養本領域研究生的導師跨及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點(包括化工過程機械、流體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工程熱物理和制冷與低溫工程等二級學科授權點)、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的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兩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包括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等二級學科授權點)等學科方向。除動力、機械外,本領域導師還在力學、安全工程和材料等一級學科培養研究生。因此,學院在本領域的廣泛研究范圍,交叉學科優勢,突出科研成果,以及導師的活躍學術思想,嚴謹踏實作風,探索創新勇氣,為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較寬專業知識面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提供了良好條件和充分保證。

  本領域培養從事過程裝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熱能工程及設備、流體機械及工程、機電一體技術、計算機及軟件技術等研究方向,具有較強的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和生產管理工作,以及從事產品開發和科學研究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本培養領域主要招收從事機械與動力設備技術及管理工作的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單位的優秀在職人員。本學院緊密圍繞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已為全國數十個單位,特別是中國石化、石油、天然氣等集團公司的下屬大中型企業培養了一大批動力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深受企業和社會的歡迎。

  一、研究方向

  1、化工過程裝備與材料

  2、壓力容器及管道技術

  3、流體機械及動力工程

  4、先進制造技術與控制

  5、熱能動力工程及設備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機械設計

  3、專業綜合(口試)

  安全工程領域(430125)

  安全工程是一門涉及理、工、文、管、法、醫等大跨度、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性綜合學科。華東理工大學的安全工程領域以國家需求和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為依托,結合我國安全工程學科的實際,體現了學校化工背景優勢,具有與“化工過程機械”、“環境工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專業點交叉滲透的顯著特色,這些專業點均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工程領域現承擔了多項國家863、國家攻關以及部委和各大中型企業的科研項目,在化工生產安全和環境安全科學領域具有良好聲譽和社會影響。安全工程學科旨在培養從事安全評價、安全管理和安全理論應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可在管理、流通、檢測、航空航天、電力、石油化工等領域從事研究、開發、設計等工作,華東理工大學可為安全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進一步深造提供后續服務。

  在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的過程中,課程設置兼顧到理論性與應用性的統一。為了拓寬知識面,除必修課外,還開設了一系列的選修課。論文階段的選題既注意學術上的前沿性、技術上的先進性,也重視實際應用價值。絕大多數論文的選題與學生所在單位的科研項目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地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研究生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不但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工作,而且致力于使研究成果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華東理工大學在安全工程領域擁有承壓系統安全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工機械研究所、環境工程研究所、危險化學品風險評價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上海設備失效分析與預防研究中心、上海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安全保障聯合研究中心,是國家“十一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方向,研究基礎扎實,在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安全、防火防爆技術與安全裝備、化工過程安全評價與事故預防、危險化學物質風險評價與處置等研究方向具有特色和社會影響。該工程領域現有教授19名、副教授23名,并由專業理論基礎功底扎實和工程研發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導師組,為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較寬知識面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分保障。

  一、研究方向

  1、特種設備安全評價技術

  2、危險物質風險評價與處置技術

  3、失效分析與控制

  4、環境安全

  5、安全監控技術

  6、化工工藝安全

  7、系統安全管理

  8、風險工程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安全原理

  3、專業綜合(口試)

  計算機技術領域(430112)

  華東理工大學計算機技術領域與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軟件工程領域等專業點交叉滲透,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具有工學博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點具有工學碩士授予權,軟件工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授予權。本工程領域承擔或承擔過許多國家、部委、大中型企業、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獲得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市級的獎勵。

  在培養工程型研究生的教學過程中,課程設置考慮理論性和應用性的統一,為拓寬知識面,除必修課外,還開設了一系列的選修課和技術前沿講座。論文階段的選題既注意學術上的前沿性,也重視實際應用價值。絕大多數論文與科研項目密切結合在一起,許多選題來自國家、部委或省市項目,還有相當多的論文課題是企業急需的實際項目。研究生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這些實際項目投運后,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計算機技術領域繼承了計算機軟件、計算機應用、網絡與通信等方面的優勢,可以更好地為我國各行各業培養復合型人才。已在上海、深圳、寧夏、山東、河南、江蘇等省市開設工程碩士班。隨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和企業對高水平人才的強烈要求,我校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參與計算機工程技術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師資是一支學術水平高、素質好、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

  一、研究方向:

  信息安全技術

  計算機應用工程

  數據庫技術

  人工智能應用

  海量信息處理方法

  網絡與通信工程

  二、指導教師

  高大啟教授、邵志清教授、虞慧群教授、宋國新教授、顧春華教授等20多名正、副教授。

  三、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計算機基礎(含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

  軟件工程領域(430113)

  華東理工大學軟件工程領域與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技術領域等專業點交叉滲透,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具有工學博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軟件工程領域繼承了計算機軟件和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優勢,可以更好地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對軟件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為我國培養高層次實用型、復合型的具有系統分析、系統設計、項目管理、軟件質量保證等專門知識和經驗的軟件工程技術和具有工程項目組織和管理、團隊協作能力的軟件工程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本工程領域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承擔許多國家、部委和各大中型企業的科研項目,獲得3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進步獎。本領域研究生的培養,對于研究生指導,采用校企雙導師制度,校內導師定期與學生一起進行學術討論和研究,鼓勵學生將研究成果撰寫成學術論文發表,并組織各種學術交流活動,活躍學術氣氛;企業導師結合實際問題指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研究生中,絕大多數已經稱為科研機構或企業的業務骨干和技術帶頭人,有的還走上了領導崗位,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工程領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理論性和應用性的統一。培養學生具有寬廣的計算機領域特別是軟件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深入了解計算機技術的最新發展動向,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能力、項目組織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并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論文選題既注意理論價值,更重視實際應用價值,注重選取與實際應用意義的課題。大多數學生的畢業論文與實際科研項目結合在一起,許多選題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等科研項目,以及部委或省市項目,還有相當的論文課題是企業實際項目。本工程領域與許多大中型企業有密切聯系,共同承擔科研項目,進行科研和教育方面的合作。

  一、研究方向

  軟件開發方法

  軟件項目管理

  軟件質量保證

  軟件工程環境

  系統工程

  二、指導教師

  虞慧群教授、邵志清教授、高大啟教授、宋國新教授、顧春華教授等20多名正、副教授。

  三、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計算機基礎(含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430109)

  電子信息技術是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的尖端學科,是國家重點建設與發展的一個領域,是現代科學的前沿專業之一。華東理工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就是為適應新世紀國家建設與發展而設置的一個厚基礎、寬口徑、適應性強的大電子信息類專業。涉及領域有電子、通信、信號信息處理、模式識別、智能控制、測試計量技術、儀器儀表及自動化裝置等。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對電子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為我國培養高層次實用型、復合型、從事電子設備、智能控制設備、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系統的研究、設計、應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本工程領域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共有教授5名、副教授12名。有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信號與信息處理等多個博士/碩士點支撐,承擔許多部委、國防和大中型企業的科研項目。師資力量雄厚,導師組中有多名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獎指導教師;科研裝備先進,實驗設施優良,有電子與信息實驗中心以及美國德州儀器公司設立的大學實驗室作為專業領域實驗基地。本領域的研究生培養與企業需求密切結合,與大型國企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合作培養人才計劃,為集團面向社會招收、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

  本工程領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理論性和應用性的統一。培養學生獲得寬廣的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深入了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在工程應用中的最新發展動向,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能力、項目組織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并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學生論文選題重視實際應用價值,注重選取具有應用背景的課題。大多數學生的碩士學位論文與實際科研項目結合在一起。既有國家、部委和省市項目,還有企業實際項目。

  一、研究方向:

  1、信號與信息處理

  2、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

  3、語音處理及人機交互

  4、計算機通信網絡及其安全技術

  5、通信與測量系統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計算機基礎(含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

  控制工程領域(430111)

  華東理工大學控制工程領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批批準設立的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之一,為企業培養高層次工程型、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從我國控制工程學科的實際出發,結合本校優勢,該領域包括了計算機控制、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系統工程等專業。

  華東理工大學控制工程領域具有很強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工程開發實力。在本學科中建有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分部)、上海市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等,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包括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可以為控制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進一步深造提供后續服務。

  幾十年來,我校堅持工程特色,發揮各學科交叉的優勢,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內化工、輕工、冶金、石油、能源、制藥等行業輸送了大量的技術人才。我校控制工程領域導師力量雄厚,有16名博士生導師,30多名碩士生導師,科研裝備先進,實驗設施優良,現承擔大量國家級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及企業委托開發項目。我校控制工程領域為石油、化工、冶金等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近幾年獲得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0多項。

  為了加強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學校從各相關專業選擇了一批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功底和豐富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實踐經驗的高級職稱教師組成了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導師組,從而為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較寬知識面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本工程領域已在上海、江蘇、山東、廣東、遼寧、寧夏等地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培養了200余名工程碩士。

  一、研究方向:

  1、工業過程建模、控制與優化

  2、企業綜合自動化

  3、先進控制系統

  4、系統工程(生產計劃與調度、現代物流工程、過程系統工程等)

  5、工業過程狀態監測、故障檢測與診斷

  6、 電氣自動化

  7、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處理

  8、計算機應用技術

  二、指導教師

  王行愚教授、黃道教授、俞金壽教授、顧幸生教授、錢鋒教授、侍洪波教授、凌志浩教授、牛玉剛教授、孫自強教授、鄒俊忠教授等30多名正、副教授

  三、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自動控制技術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

 儀器儀表工程領域(430104)

  華東理工大學儀器儀表工程領域與“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應用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專業點交叉滲透,這些專業點均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工程領域從我國儀器儀表工程學科的實際出發,結合本校優勢,承擔有多項國家、部委、軍工和各大中型企業的科研項目。儀器儀表工程學科屬于信息技術類,旨在培養掌握先進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測控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高級科技人才,可在測量、控制、信息處理、狀態監測、故障診斷、電子技術等領域從事研究、開發、設計等工作,華東理工大學可以為儀器儀表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進一步深造提供后續服務。

  在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的過程中,課程設置兼顧到理論性與應用性的統一。為了拓寬知識面,除必修課外,還開設了一系列的選修課。論文階段的選題既注意學術上的前沿性、技術上的先進性,也重視實際應用價值。絕大多數論文的選題與學生所在單位的科研項目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地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研究生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不但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工作,而且致力于使研究成果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華東理工大學在儀器儀表工程領域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研究生教學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和科研隊伍,在長期的科學研究和儀表設計中形成若干穩定的、具有一定學科特色的科研方向,并與許多企業和公司建立有密切的產學研關系。

  目前,該工程碩士領域共有教授、副教授20多名。另外,為了加強儀器儀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學校從各相關專業選擇了一批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功底和豐富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實踐經驗的高級職稱教師組成了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導師組,從而為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較寬知識面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一、研究方向:

  1、自動化控制儀表與裝置

  2、智能檢測及傳感器技術

  3、工業無線通信與遠程監控

  4、現場總線與控制網絡

  5、嵌入式系統應用

  二、指導教師

  凌志浩教授、林家駿教授、孫自強教授、俞金壽教授、顧幸生教授、錢鋒教授、侍洪波教授、牛玉剛教授、吳勤勤教授等20多名正、副教授

  三、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自動控制技術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

  環境工程領域(430130)

  華東理工大學環境工程領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的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為企事業單位培養高層次環境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從我國環境保護的實際出發,結合我校的優勢,本領域包括了環境工程、環境管理、能源與環境等研究方向。

  華東理工大學在環境工程領域有較強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工程開發實力,是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點并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在與該領域相關的學科中,具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并且具有“環境污染防治專項工程設計”甲級證書、“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等資質證書,校分析測試中心具有國家級認證資質。本工程領域將堅持工程特色,發揮化學化工、能源等多學科交叉的優勢,把高層次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作為主要培養目標,為國家輸送高質量的環境保護領域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環境工程系曾被國家環保局和國家教委授予“全國環境保護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院教師致力于解決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資源與環境的瓶頸問題,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獲得數十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的科技進步獎勵,為我國環境保護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目前承擔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課題、863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大量的污染控制工程等企業委托的開發項目。

  一、研究方向

  1、環境工程

  2、環境微生物與生態

  3、能源與環境

  4、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管理

  5、環境工程過程仿真與控制

  6、工業水處理

  7、環境健康與安全

  二、指導教授

  于建國、劉勇弟、林匡飛、魯軍、林逢凱、姚重華、呂樹光、黃光團、蔡蘭坤、趙一先、于遵宏、高晉生、王輔臣、龔欣、于光鎖、張德祥等四十余名正、副教授。

  三、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環境科學與工程

  3、專業綜合(口試)

  食品工程領域(430132)

  我校食品工程領域在食品生物技術方面擁有較強的實力,如在食品的安全性檢測、食品加工單元操作和食品發酵等方面均具較強的科研教學能力,具有工藝、工程、裝備一體化的特點,產、學、研結合緊密。

  從國內外食品工程領域的發展狀況出發,結合我校的優勢,本領域以食品加工工藝、食品生物技術、食品發酵以及食品檢測與裝備為研究方向,涵蓋功能性食品與添加劑、、食品工程的單元設備與機械、食品安全與監測及食品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內容。為食品相關企業培養科研、管理和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使學生在學期間學習基礎理論,了解食品工程發展的前沿動態,掌握專業知識,具備應用基礎理論解決食品工程中重大問題的能力。

  為加強食品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學校選擇食品科學、化學工程、化工過程機械、生物化工、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發酵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功底,又具有豐富的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實踐經驗的高級職稱教師組成本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導師組。

  一、研究方向

  1、食品分析及安全檢測

  2、食品添加劑與防腐劑的加工工藝

  3、功能性食品的加工工藝

  4、食品工程的單元設備和機械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

  3、專業綜合(口試)

  生物工程領域(430139)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領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的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之一,該領域從我國生物工程行業的實際出發,結合本校優勢,為生物技術與生物醫藥企業培養高層次、工程型、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本領域包括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分離工程、酶工程與生物催化、分子生物學、應用生物化學等研究方向,而這些技術可分別應用在醫藥、農業、輕工、環境、化工和食品等領域。

  我校生物工程領域導師力量雄厚,科研裝備先進,試驗設施優良,現承擔了大批國家級與省部級重點項目及大量企業委托開發項目。目前建有國家生物反應器重點實驗室、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兩個國家級基地。本校生物工程領域長期來在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許多成果,1997年至今,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項,省部級獎多項;同時為我國的生物制藥與生物化工行業的企業和研究單位培養了大批的人才,目前我校生物工程學院的畢業生遍及我國的大型生物技術制藥、生物化工,以及許多現代生物技術企業,為我國的生物制藥與生物化工行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研究方向

  1、發酵工程與技術

  2、酶工程與生物催化

  3、生物分離工程

  4、生物制藥(含現代中藥)工程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

  3、專業綜合(口試)

  項目管理領域(430140)

  在應對激烈競爭、復雜多變的環境時,項目管理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項目管理是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應用各種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有效地整合人力、財力、物力、信息、技術和市場等資源,以滿足項目干系人對項目的要求。項目管理知識領域主要包括:整體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

  本領域的人才培養,堅持按照高層次、工程型、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培養要求,重點突出項目成本與時間控制、項目合同采購與風險控制、項目資金管理、項目質量管理等專門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相結合。在課程的設計方面,充分考慮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需求。通過本領域的培養,學位獲得者可以勝任各行各業的項目管理工作,可以成為項目經理、項目評估師、咨詢專家等。

  一、研究方向:

  1、項目評估與分析

  2、項目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

  3、項目融資

  4、項目風險管理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管理學

  3、專業綜合(口試)

  物流工程領域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統為研究對象,應用工程技術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物流系統的規劃與設計、資源優化與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計劃與控制及經營管理的工程領域。

  華東理工大學物流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設立的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旨在培養物流工程領域高層次、工程型、應用型、復合型的專門工程技術人才。

  本領域的人才培養,將從我國物流產業的實際出發,結合本校優勢,面向物流工程專業人才需求中的中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培養具有物流工程技術和管理專門知識,掌握現代物流工程規劃、設計和經營管理理論、方法、技術,并具備計算機應用和外語口語與翻譯能力的高級人才。本領域的人才培養,遵循工程型、應用型、復合型的人才培養要求。在課程設計方面,充分考慮本領域的知識覆蓋面和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需求;在理論教學中,根據企事業單位的要求,既注重基礎知識教學,也重視實際案例教學;在論文選題方面,兼顧理論價值、學術水平與實際應用的結合,使畢業論文與實際科研項目結合在一起。

  通過本領域的培養,學位獲得者大都能掌握物流企業的戰略管理、經營管理、國際化管理和物流系統規劃、物流方案設計等專業領域的深厚知識,并具有很強的知識應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外語水平有較大提高,能順利閱讀相關文獻,及時了解國內外相關動態,并能在專業領域內,進行一定的口頭和書面溝通。

  一、研究方向:

  1、 企業物流系統規劃與管理

  2.、區域與國際物流規劃、設計與管理

  3、物流企業發展戰略管理、運作管理

  4、產業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

  5、供應鏈管理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管理學

  3、專業綜合(口試)

  工業設計工程領域(430138)

  工業設計工程始于英國工業革命之后,最初以量產性、效益性產品的開發設計為特征。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各種公害問題的日益突出,工業設計領域不斷拓展。由于本領域具有的創新設計特質和多學科交叉、綜合的特點,領域著力將工業設計工程的理論、技術問題與創造工程學、人類工程學、藝術學、美學等緊密結合。20世紀末,科學技術的發展凸顯出整體化、高度分化、生態化的趨勢,這是社會經濟走向可持續發展、人類社會由工業文明進入信息時代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表現,也是工業設計工程學科與其他科學技術相互結合、相互滲透和發展的重要表現。所以在新世紀里,工業設計工程學科對于科技、藝術的發展(特別是創新型設計的形成與發展),對于綠色產業的形成與發展、對于促進工業文明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對于實施設計興國戰略,促進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領域與機械工程、計算機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電子與信息工程等工程領域,以及哲學、美學、藝術學、社會學、心理學、民族學、考古學等科學密切相關。

  工業設計工程目標在于培養在本領域能勝任科學藝術的研究與開發應用,工程設計與實際,新技術的推廣,培訓與應用,工程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且理論能緊密聯系設計工程實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工業設計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應掌握扎實的學科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對工業設計工程技術的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應有較全面的了解。能熟練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實驗方法,具有獨立從事工業設計工程技術研究、改造、開發與應用(包括管理)的能力。

  適用行業:電子、輕紡、傳播、建筑、建材、機電、醫療、環境、園林、規劃、旅游、影視、化工、交通工具等。

  一、研究方向

  1、產品設計

  2、視覺藝術

  3、商業室內設計

  4、旅游規劃設計

  5、家庭室內設計

  6、環境藝術設計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設計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