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8年中國近現代史知識點的詳析及對考點的預測分析
(一)對2007年中國古代史考試大綱及考題的分析
今年是歷史學實行專業綜合考試的第二年,從去年的考題來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從去年大綱規定的考試范圍來看,考查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著深遠影響的歷史事件。從2007年的考試真題來看,考試題和大綱的聯系比較緊密,出現的考題一般都在大綱的范圍內,沒有很難很偏的題出現?嫉膬热菀捕际谴竺嫔系模粫窠y考之前各個學校自主命題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很細節的題,讓人無法把握。
從出題來看,在選擇題方面,共20個題,而中國近現代史占了5個,占了總選擇題的四分之一,其中晚清民國時期出了四個選擇題,占中國近現代史的80%,分值很重。其中出了兩個排序題,對時間方面和事件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名詞解釋只出現一個,是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這是新四軍的全稱。由此可以發現,我們在記憶一些名詞的簡稱時還必須了解它的全稱。如果不知道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就是新四軍的全稱,答題肯定會茫然不知所措,可能會答非所問。
史料分析題只占一個中的一小問,問的是清政府變革科舉的措施,是很簡單的基礎知識。只要掌握了大綱范圍內規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這個題目就會很容易的答出來。所以基礎知識一定要牢牢掌握,因為不僅有可能在選擇和名詞解釋題中出現,在史料分析方面也會涉及。
簡答題一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這是大綱上的考察范圍。而且是大面上的很重要的歷史事件的影響,所以比較簡單,很好把握。就是答題的時候可能要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個方面來分析,做到全面。 不會出現一點內容都答不上的問題,只是在答題的時候在全面方面可能考生的成績會出現差距,拉開距離。重要的知識點,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影響,意義一定要熟記,因為這是出簡答題的一個很重要方面的依據來源。 (二)對中國近現代史2008年大綱知識點的分析及考點預測
1. 關于2008年中國近現代史考試方向的總預測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于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后,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和土地改革運動等,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
從1953年開始,我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對農業、手工業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到1956年,我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文化基礎。但是,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現過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等急躁冒進的錯誤,甚至出現了文化大革命那樣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嚴重錯誤。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實現了歷史性的偉大轉折,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逐步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成為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民主法制、科學技術、國防建設、民族團結、文化教育、對外交往各方面取得顯著成就。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家日益繁榮富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一國兩制由構想變為現實,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取得歷史性進展。
上面我們分析了2007年的考試大綱的考查范圍和考試真題,并對兩者的聯系做了解析。
08年的中國近現代史在綜合考試中占的比重仍然為20%,和去年相比,沒有變化,所以今年在選擇題,名次解釋題,史料分析題和簡答題方面,應該在出題量和具體哪種類型占多大方面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具體請參照上面分析的關于2007年真題里各個類型的題占多大比重。 我們可以發現歷史學專業綜合考試出現后,新的考題更加注重大面上的東西,不會死摳很偏很難把握的名詞解釋或者選擇題。所以2008年,因為仍然是綜合考試,所以太難太偏太無法下手的考題一般不會出現。大家只要對大綱范圍內規定的基礎知識點好好把握,選擇和名次解釋題應該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中國近現代史考試的題目都是比較簡單的內容,很容易把握。
從去年的出題來看,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在往年各個學校自主命題時就經常考到。所以在綜合考試真題只有一年(2007年)可以參考的情況下,可以參看一下往年一些重要學校關于中國近現代史的考試真題。對于把握大方面和重要方面的知識來說還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的。尤其是像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西北大學,山東大學等學校的歷年考試真題都可以拿來看一下。
2. 2008年大綱重要知識點分析及考點預測
從大綱列出的考試點來看,也主要是晚清時期的侵華戰爭,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北洋政局和社會改革這種大的變化,這點來說,改革對咱們考察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在2007年的考試題中,也是這些方面的內容占據了主要分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容雖多,但是考察的內容不會占太多的分值。
1)對增加的考點進行分析并對出題類型作出預測及指導
(1)第二節增加了“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對戰爭的過程要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幾次具有轉折性質的戰役要記住。這可能會出現選擇題或者名次解釋題。
(2)第五節增加了“從興中會到武昌起義”;當時建立了哪些團體,像興中會,光復會等等,對于建立的時間,領導人,地點要好好掌握,可能會出現選擇題。
(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對發展的原因,表現等要好好把握。原因要注意內因和外因。外因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條重要線索,最好按照發展的過程做一個系統的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