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考研政治的復習中,由于考慮到政治本身比較簡單,因此我并沒有花過多的時間去復習,但最后卻意外地考出了85的高分,因此覺得有必要把當時的復習過程和方法好好總結,把經驗寫出來給大家分享。 大家知道,按教育部考試中心的指導思想,并不想通過政治這門課來難為大家,因此并不像數學、英語那么重要。事實上,我至今沒有聽說過有人(至少是認識的人)因為政治成績被卡而沒有考上的。但為什么我們還需要重視政治復習方法?筆者認為,考研復習是一場系統的戰役,它要求你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四門功課的復習,取得盡可能高的分數。因此,對政治、專業課這種相對不太重要的課程上,如果你方法得當,在獲得滿意分數的前提下花費的時間較少,相當于你就為其它重要課程或薄弱課程的復習節約了時間。因此,我經常強調的觀點是,考研復習是一盤棋,每一門課都需要認真對待,最終目的是在保證每一門課單科上線的基礎上,爭取最高的總分,這就是所謂的利益最大化。 那么,對政治這門課來講,怎樣才能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高的分數呢?這個問題,我想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我想我的經歷也許能夠給大家一個參考和啟示。
復習原則:跟定任汝芬 我這不是給任老師作廣告。至少,我接觸的人(包括我妻子)中,絕大多數是認同任汝芬的,大多數人都使用的教材,上他的輔導班,最后考出了滿意的成績。我想,至少在西北甚至是西部地區,任老師的優勢還是絕對的。 任汝芬團隊擁有豐富的考研政治輔導經驗,他們編寫的復習資料也相當的系統,并能夠時洞悉考研重點和熱點的變化。 因此,從我的經歷和周圍反饋的信息來,考研政治的復習,只需要被任老師牽著鼻子走,在他的指導下按部就班復習,就可以在較少的時間內獲得較高的分數。
復習資料 主要復習資料就是任汝芬的四本書,也即《任汝芬政治復習:序列之一、二、三、四》。事實上,任汝芬一共編寫了五本書,在暑假期間還有本“序列前篇:高分指南”(大概是這個名,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至少2005年時是有的,當時我買了一本),我個人覺得這本書的廣告性質比較濃厚一些,沒有太多的實際用處,因此建議大家不用買。 同時也推薦一些輔助資料。在考試前夕,有的人怕聽信一家之言有一定風險(我當時也有這種心理),也可以看看其他老師的書,比如陳先奎、趙宇等名家的預測題,包括大題和時政。看他們的書主要是略看,看看還有其它什么重要的知識點還沒有引起重視,這可以作為任老師教材的補充。就我的經驗,看了好似沒有太大的用處,但心里會踏實一些,這當然對考試仍然還是有幫助的。 復習過程 一、預熱階段 我在前幾篇博文中都曾提到過“預熱階段”的概念。事實上,所謂預熱階段,就是以一種“休閑”的心態瀏覽復習資料,此過程中并不急于求成,不規定或計劃每天的進度,就是憑興趣,好似在看新鮮,看熱鬧一樣。以這種心態看書,可以調節復習其它科目造成的疲勞,又可以熟悉知識點,為以后的“式”復習打下有益的基礎,因此它兼有休息和學習的功效。本人在一二十年的學習和工作中,一直保持這種“休閑”式的學習方式,甚至還有在廁所看書的習慣,就是這個道理。 政治的預熱階段,從打算考研時就可以進入,用來預熱的資料可以是課本,可以真題,也可以是任汝芬序列一(要點精編)。反正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看哪里看哪里,想看多少看多少,記住一句話,看了總有用,權當休息。 當然,什么時候結束“預熱階段”,應根據自己情況而定。如何權衡,應該參考筆者對后續階段任務的敘述,前提是你能夠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后續的復習內容和任務。
二、理解記憶階段 進入這個階段,就吹響了“正式”復習的號角。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認認真真地把任汝芬的序列一(要點精編)看(至少)一遍。看的時候應該注意記憶主要的知識點和理論框架,同時也要加強理解。當今的考研政治,光靠記憶是無法題的,理解很重要。 如同我先前介紹的數學復習經驗一樣,政治也要在書上做筆記,比如劃出重要知識點,寫出自己的理解,等等。這個過程可以加深自己的記憶,深化自己的理解。 請大家注意,我前說的是“認認真真”把序列一看至少一遍,這事實上要求大家要看進去,要理解,要記憶,也就是要起到預期的效果。至于看一遍還是兩遍,應該根據第一遍復習的效果,參考自己對相關知識點和理論框架的理解程度而定。筆者當時只看了一遍,是因為我感覺到自己是看進去了。
三、應用訓練階段 對序列一復習一到兩遍后,序列二(名字我忘了,這本書主要是各章練習題)差不多也該出來了。這本書事實上更加重要,通過序列二,可以將從序列一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題目中去,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并加強記憶。 我認為,這本書應該至少要做(看)3遍,其中客觀題目要做,主觀題目是看。 第一遍:對客觀題目,逐題做一遍,用鉛筆輕輕勾劃,做完一章后再對答案,在錯的題目前作標記,統計自己的正率,同時應該盡力理解和默記正確答案。有的題目,做題時可能沒有把握,答案也許是猜的,如果是猜對的,也應該做標記(區于錯題的標記),因為這類題目你并不是真正的掌握了,做好標記可以引起今后的重視。這一遍的正確率一般是不高的,60%~70%就不錯了。對完答案后,用橡皮擦去勾劃的記號,以避免在做下一遍時產生干擾。對主觀題目,則好好看一遍答案,并試圖理解和記憶,看完后再回憶一遍答題的思路和主要框架。這樣把整本書做(看)完一遍后進入第二遍。 第二遍:方法同前。但這一遍大家也要有心理準備,正確率也不會增加多少,因為我說過,考研政治理解和應用的成分較多,第一遍做錯了,盡管你看了正確答案,但過一段時間后,你完全可能再次犯錯誤。這就是為什么要做幾遍的原因。這一遍也要對答錯或猜對的題目做好標記。標記應該采用累計的形式(比如第一遍錯了,劃個“×”,第二遍又錯了,再劃一個“×”),這樣可以記錄下你的進步,可以看到哪些題目是“釘子戶”,不容易掌握。對主觀題目,由于你已經看了第一遍,有了一定的印象,因此在看到題目時不急于翻答案,而是先想一想該怎么答,然后再看答案,看完后再回憶一遍,這樣可以印象深刻一些。這一遍中,對尚無思路和覺得難、或者重要的主觀題目,也應做好標記。 第三遍:由于時間關系,第三遍不可能像前兩遍一樣“挨個放血”。這時候,書上沒有任何標記的題目基本上可以不管了,就只做錯過的,猜過的客觀題,以及看做過標記的主觀題。根據做(看)題的情況,再次篩選一些難題進一步做標記,留著最后攻關。
臨陣沖刺階段 有了序列二的三遍復習,此時你對政治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知識點和理論。進入臨陣沖刺階段,應該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一、利用序列三、四,進一步做題、看題。任老師的序列一、二均是全面的復習資料,而序列三、四則逐漸突出重點,并加入時政內容。因此,在復習序列一、二的基礎上,認真復習序列三、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方法前面已經介紹較多,這里就不贅述了。 二、有條件的話,可以去聽一下任老師團隊的點睛班,大概50元(含資料),就半天時間。我當時花30元買的二手聽課證,冒著大雪去聽了,覺得還是比較有收獲。點睛班上,任老師將再次縮小重點(或預測)范圍,而這個范圍一般還是比較準的。 三、查漏補缺。在復習好預測重點的基礎上,有空再翻翻前面看過的書,把以前錯過(尤其是老是錯)的題目在看看。再有空,可以在看看別的輔導專家的預測,檢查自己是否都掌握了,如果遇到自己一點沒有反映的題目,則重點看看。 做好前面三件事情,你就可以從容參加考試了。
對押題的看法 我已經多次指出,考研政治重在理解,在綜合應用。單靠死記硬背是無法取得高分的。以時政為例,翻開過去的考題可以發現,考研政治題目中絕對沒有像“×年×月×日, (領導)訪問××國家”一樣的中學生考試題目,而最典型的是“×年×月×日,××領導會見××國家××領導時指出……,××領導的話說明了什么?”。這就是理解,這就是應用。因此,在考研政治復習中,理解和應用應該貫穿整個過程。 關于考研政治輔導專家的五花八門的預測或者押題,我認為對客觀題目還是比較準確的,尤其是任老師的,2006年我考試時,遇到的客觀題目大部分都是任老師資料上出現過的。但就主觀題目而言,06年沒有任何一家完全命中一道題。但其中使用到的知識點和理論框架倒是有人強調過。因此在主觀題目復習過程中,應該結合專家們的預測,重點記憶和理解書上重要的基本理論和框架,比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關系”等等,類似的觀點被用來分析一些實例的幾率比較大。 綜合上述,我們應該科學地對待專家的預測?陀^題目,我覺得緊緊抓住任老師的復習資料就沒有問題了;主觀題目,應該在預測題目的基礎上,記憶基本理論和知識點,同時更要注意學習和理解別人答題的思路。光靠死記硬背的話,在考場上將會大失所望。
關于考試技巧 正如我在英語復習中強調的,主觀題目的書寫質量,將會對自己的得分產生很大的影響。06年我參加考試前,有朋友去聽了趙宇老師的講座,交流后覺得他對書寫質量的強調以及建議比較有用。他強調,主觀題目的答寫,應該“充分表達你對分數的渴望”,在任何的小處都認真對待,讓閱卷老師體會到你的認真態度,這時他沒有辦法不給你高分。我們也可以想像,閱卷老師每天要判n多試卷,其中大部分都是亂七八糟(很多人在重要考試中都不會有足夠的心態進行工整的書寫),早就煩透了,這時如果有人的試卷讓他眼前一亮,你自己就可以想像他會怎么給你的分,我就不多說了。趙老師的建議很細,比如一道題的每個部分該如何寫,寫多少字都有規定,我個人覺得這有點過了,不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聽聽。我覺得最有用的技巧是:考試是帶好鉛筆、直尺,答主觀題前在答題的空白區域畫一個方框,力度不要太重,可以看見為度。答題時,嚴格寫在方框內,這樣寫出來的答案整體效果較好,并且閱卷老師能夠看到你的方框,會感受到你“得分的欲望”。 在提高書寫質量的同時,還要注意答題的內容質量。建議大家答題前先理清答題思路,即要擺出所用的理論和知識,又要利用它們進行分析。注意篇幅的控制,在條理清晰的前提下,多一點沒關系,但絕對不能少,少了得分肯定會低。趙老師的方法是,假設你沒有辦法寫出更多的東西了,你不妨把同一個意思通過變換句式的方法多寫幾遍。典型的做法是,先從正面說幾句,然后又從反面說幾句。例如,說完“如果怎么樣,就能怎么樣”,再說“如果不怎么樣,又會怎么樣”,等等。 大家放心,政治的答題時間是足夠的,我當時非常仔細地答題和書寫,結果還提前了半個小時完成。我覺得我能夠得85的高分,和上述答題技巧還是有很大關系的。 重要觀點回顧 1. 盡管政治簡單,但復習仍然要注意講究方法,這可以為其它科目節約時間和精力; 2. 復習原則:跟定任汝芬; 3. 復習切忌不能死記硬背,重在理解; 4. 對客觀題,尤其是做錯過的題目要反復做; 5. 考試注意技巧,主觀題要注意書寫質量,篇幅要湊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