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有徹底放松才能超常發揮
通過多年的MBA聯考輔導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平時成績不十分突出、也并不顯得很聰明的學生,每逢大考卻總能考出好成績,成為考試中的“黑馬”。而一慣學習好、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學生,在大考時往往成績平平,反差較大,常常是模考時“超常發揮”的學生 聯考也會考得好,模考考得不好的,聯考考得也不好。
專家分析,這與外界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影響、考場狀態有關。“外界環境”是指他人和自己對自身的評價,一些學員平時成績優異,同學、朋友都對他寄予厚望,都認為他能考出好成績,而學員自己對自己要求也很嚴,平時就不允許自己有不會的題,經常性的自我強迫,形成心理壓力,慢慢導致心理學上說的“自我強迫型障礙”,一上考場對每一道題都緊張,就怕遇到不會的,一旦遇到不會做的題就“發蒙”,影響正常的考試情緒,最終導致考場失利。
而另一種類型的學員,平時成績在一類和二類院校之間,自己的想法是“怎么還考不上個理想的院校”,“考試時出錯、有做不出來的題是正常的”,他們在考場上就容易放松,而一放松就有靈活性,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學員一般心理適應性強,而適應性就是一個人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品質,強迫性學員恰恰在這點上欠缺。聯考還是要靠實力,但實際上考生在考試中的表現并不完全取決于學習水平的高低,要想達到超常發揮,就要減輕心理壓力,放松情緒,淡化分數,考前不要顧慮重重。
2.運動———益智健腦的良方
美國科學家在過去35年內對400名21—84歲的成年人進行了語言能力、感覺速度、空間定向及計算思維等方面的測試研究。結果表明,25%常參加運動鍛煉的人,在智力和反應方面明顯高于未參加鍛煉(或極少參加運動)的同齡人。 運動鍛煉何以能益智健腦?請看下面的解釋。
運動可提高血糖含量
大腦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源于糖。大腦本身儲備糖極少,只有當人體血液每100毫升中血糖達120毫克時,腦功能活動才能正常,如果血糖降至每100毫升50毫克左右時,人就會疲乏、思維遲鈍、工作效率下降。食物是血糖的供給源,運動能使人食欲大增,消化功能增強,可促進食物中淀粉轉化為葡萄糖,并源源不斷地提供給腦神經細胞使用。
大腦需要氧氣和其它營養物質
科學實驗表明,常從事運動的人,心腦血管會更具有彈性,血液循環也更加通暢。研究數據顯示,喜歡運動的人血液循環量比一般人高出2倍,這樣能夠向大腦組織提供更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使大腦活動更自如,思維更敏捷。
運動也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
適量運動時運動中樞興奮,可有效快速地抑制思維中樞,使其得到積極的休息。有人做過試驗:思考的神經連續工作2小時,然后停下來休息,至少需要20分鐘才能消除疲勞,而用運動方式則只需5分鐘疲勞就消除了。說明運動確能使大腦的緊張狀態得到緩解。這有助于大腦思維功能的合理應用,促使工作學習效率提高。
運動促使大腦釋放一些有益的生化物質
運動會促使大腦本身釋放內啡肽等有益的生化物質。這些物質對促進人的思維和智力大有益處。 運動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歡愉 通過運動能有效預防和治療神經緊張、失眠、煩躁及憂郁等癥,這些疾病(或不良情緒)最易產生思維和反應遲鈍、注意力減退。所以,有人稱運動是很好的“神經安定劑”,它能使人心理更健康,頭腦更靈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