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
陳慕澤: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邏輯教研室主任,從事邏輯輔導。
苗天順:北京工商大學外語系,英語語言學碩士,北京工商大學青年教授。
王維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資深的十月聯考語文考前輔導專家,命題研究組核心成員,負責GCT語文輔導。
楊帆:人民大學教授,多年參與十月聯考數學考前輔導及輔導用書的編寫。
訪談實錄:
主持人:首先請各位老師就GCT這幾年的考試情況做一個介紹,說一下今年的考試和以往相比有什么變化,如果有的話,具體是哪些方面?
陳慕澤:邏輯GCT的考試進行了三屆,總的情況講前兩屆的難度比較小,05年的難度明顯的提高。今年的趨勢我預測是今年的難度將會明顯的下降,我想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總的情況就是這樣。
苗天順:英語考試的情況,這三年來總的閱讀量顯得增加了一些,閱讀量稍微大一些,所以考生在做題的時候更緊張一些,從這幾年考試的具體學生的得分情況看,主要在閱讀理解方面成績差一些,其他還是可以的。
王維燕:語文這方面,從三年的情況來看,測試還是比較穩定的,考試的題型、內容基本沒有大的調整和變化,只是03年相對來說容易一點,05年從總的閱讀量來說要少一點,因為少了一個閱讀理解。06年的情況應該是我感覺和04年、05年的情況差不多,從考試的題型、內容,還有各知識的比例、閱讀的量來說,應該變化不大。
楊帆:數學前兩屆因為初等的占60%,高等占40%,前兩屆像代數、幾何分的比較細,高等數學有現代數學,今年大塊還是沒有變的,初等這有60%,高等這塊40%,但是初等這塊不是這么細,代數等等占的比例不是那么細,但是我們說的難度應該來說和以往的兩屆差不多,知識點的復習都涉及到,去年考這幾個,今年那幾個,本來里面的東西比較多,概念比較多,真正考知識點連接深層次的東西比較少,所以復習的時候都要復習到。
主持人:請幾位老師講講GCT考試和普通統考有什么區別,難度相比是什么情況?
陳慕澤: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每年邏輯招研究生,都考邏輯,這兩種邏輯的考試題目有實質的區別,我們專業生的邏輯學考試主要是測試邏輯學的知識,我們GCT作為能力型考試的題目,主要不是邏輯知識,而是邏輯能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理念。這個理念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對我們考生來說,他天生具有一種邏輯思維能力,這種邏輯思維能力先天就存在著差異,后天可以訓練也可以提高,但是這個提高不是短期行為的結果,因此對于考生來說,我覺得首先要建立自信,只要對自己的日常思維能力一個自信,哪怕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復習,都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成績,我想可以這樣說,對于GCT邏輯考試來說,考前的突擊輔導對提高成績的意義所起的作用最多只是一半,而對于邏輯學的專業就不是這樣的,他取決于他的復習,這是邏輯科目的特點,總之考生要建立自信。
苗天順:GCT英語的考試在所有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是最簡單的,實際上在大學的階段對英語分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大學四級,較高的要求是6500個單詞,統招的研究生應該是5600個單詞以上,我們對GCT考試的要求應該是4000多一點,所以說它是難度最小的考試。剛才從統招研究生的試卷來比,沒有了聽力、翻譯、寫作,全是選擇題,所以比較容易,另一方面GCT考試也是難度最大的考試,為什么這么講呢,可以說它是在一個試卷方面的一個單詞的數量大約是2500-2600左右,但是考試的時間是45分鐘,算了一下,每秒要看一個單詞,還要做出選擇,所以這個考試是一個強度非常大的考試,要做GCT英語考試的時候,要非常的注意一個方法。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速度,速度應該是在這個考試里面最重要的,怎么提高速度呢,要明確各個考試項目的考點,因為GCT英語的考點還是比較清楚的,從四個考試項來說還是比較清楚的,所以大家只要把考點覆蓋住進行考試,還是容易取得成績的。
王維燕:GCT的語文考試,在統招研究生的考試當中是沒有的,如果要是比較一下,GCT的語文有一部分非常像高考的語文考試,就是它的語文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這部分。不同的就是綜合知識是高考沒有的,可以和高考做一個比較,但是總的難度是比高考略低的。
楊帆:比較一下,GCT數學試題和比如MBA、MPC這些比起來的話,一方面從覆蓋面來說,具有明顯的區別。GCT跨度比較大,從小學算術一直到中學的三角幾何,然后到大學的微積分,現代代數,也就是說它的知識面是比較廣的。它另外一個特點,高數這塊和前面的MBA,MB等等看來,難度比較小,一般考它對概念的理解,基本知識和基本運算的能力。
在初等這塊里面也數學題,但是60%的這塊因為時間比較緊,明顯的特點是應該在多點的時間里面做完,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這塊是比較難的,這個難度每年差不多,不是說今年難,每年差不多。
網友:GCT沒有調劑這樣的政策?
王維燕:每個學校的情況不一樣,要問招生辦。
網友:我是文科生,數學是很久以前學的,現在的考試內容很久沒有學了,基礎也比較差,請問現在應該怎么復習?
楊帆:我給您解答一下,謹供參考,數學這部分滿分是100分,其中60分應該是在你的少年和青年時期學的,比方說算術、平面幾何、幾何,這塊應該通過不太長的復習,知識點回憶起來應該沒有問題的。要區別一個問題,知識點的復習和做題還是兩回事,因為時間準,一個題的時間一分鐘多一點,提的題是微積分、現代代數等等,或者是沒有學過,或者是時間長忘了,這塊我給你一個信息,通過選擇一個補習班,經過老師的培訓,我負責任的說,應該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效果,并不是考你深層次知識點的聯接和技巧,是考察概念性的東西,再一個,盡管穿著高等的外衣,實際上干的活是初中的活。
網友:請問老師,GCT英文閱讀題是不是很難,剛才我們聽老師說了,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難度大一些,我想知道怎么復習和從哪里可以找到材料?
苗天順:閱讀理解的復習和流行的考試,大學四級的考試,或者是同等學歷,研究生統招的考試都不一樣,因為閱讀理解每篇文章,因為他是四篇文章,三篇的文章是150字到200字左右,如果把其他的文章拿過來復習的話,是不太合適的,或者是難度方法上面都不太合適,所以要做閱讀理解,還是找GCT英文方面的專業資料選擇。
在GCT英文的閱讀理解出題這塊,有兩個原則,或者是它分兩個難度,一個是比較容易一些,另一個比較困難一點,容易的是出題方式純粹是原文的重現,或者是用一些同義詞替換等等,或者是另一個方法的表述,但是這個方法可以找到同義詞,或者是同樣類型詞的表達,這個比例大概占60%.另外40%比較難,可以說不僅僅是原文意思的表達,而是完全換了另外一種表達方法,在意思上和原文的意思相接近,這樣的話,造成學生選擇正確答案的時候有一些難度,比較要重新一些意思再結合問題,這個難度大概占40%,復習的過程中,60%比較容易拿分,后面的40%考生拿到20%的分數還是比較容易的,所以總體來說,閱讀理解能夠拿80%的分數還是比較容易的。
完形填空這樣的題型是我們中國學生的一個弱項,本來和閱讀理解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我們中國學生在做這個題的時候總是分數在一半左右,這個問題可能出作有一些同學拿起來之后直接做題,實際上完形填空這個出題原則,可能有六道題,十個選擇的話,大約一半以上直接可以從單詞,詞的概念上進行選擇,而其他的三到四項,或者是四個左右的選擇,必須通過讀文章才可以找出答案,所以通過斷句答復是不可以的,所以學生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把第一句話看明白,整個的意思可能穿插一下,其他的整個作題的分數就會提高。
網友:請問王老師怎么復習語文?
王維燕:在GCT語文考試當中,閱讀題量很大,一般要四到五篇的短文,二十道題,如果僅僅靠我們平時的語文基礎,很難在短時間內捕捉到重要的信息進行判斷。所以在我們考前的幾個月的時間里面,閱讀題的訓練應該是我們要重點抓的一個問題。建議考生應該每天都能夠去做四到五篇短文的閱讀,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比如說20分鐘把這20道題作完,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然后判斷自己是不是能夠準確的捕捉到閱讀材料當中重要的信息。因為我們平時的閱讀一般可能都是瀏覽,抓不住關健詞關鍵句,抓不住主題,所以考前對閱讀的特點一定要進行相關的練習,可以找一些書,短文一般是在500-1000字的長度,每天做幾篇,我想在考試的時候做題的速度和捕捉的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
網友:我現在才開始復習,以前工作中很少運用到邏輯學的知識,請問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提高邏輯學呢?
陳慕澤:第一剛才說了,要建立自信,即使你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復習,日常的邏輯能力足夠強還是可以取得高分的,GCT邏輯學考試在于突擊性考前的復習還有參加輔導班的作用最多可能只占50%,第二建議你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一種合適的輔導教材,可能的話,參加一個合適的輔導班,什么樣的輔導班和輔導教材是合適的,我看這個問題是比較復雜的,總體來說,這個輔導班、輔導教材包括輔導老師,能夠非常準確的把握GCT邏輯考試背后的理念,整個輔導的書、輔導的整個框架本身一定要簡明,弄不好就是對考生的誤導,現在的教材非常多,我也沒有發言權,也沒有仔細的研究和比較過這種教材,我本人基于多年對GCT邏輯考試的研究、能力性邏輯考試的研究,最近復旦大學出了一個邏輯輔導教材,還有我們手頭的邏輯學指導,其中有歷年的邏輯試題的解析,還有其他的題型的解析,還有五套測試題,我相信對考生是有用的;第三要注意的特點整個的邏輯試題分兩種類型,一個是知識能力型還有能力型的,知識能力型涉及到相關的邏輯知識及其在考試當中的準確應用,能力型試題不涉及知識,僅僅測試你的日常能力,第一種還是有規可尋,但是對知識的選擇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相關的知識講解鋪的太大、太寬就會形成誤導,這個考生要有一個清晰的頭腦,對于能力型考試的試題有規律可尋,但是這個規律不主張考生去記很多關于考題的要點、規則、訣竅,不是這樣的,一定要成為考生的真正的理解,真正的解題的出發點是每個試題的本身而不是原則出發進行解題,這個解決不好,輔導就會成為一個誤導,我不認為考試的教材和輔導老師總結很多的技巧、方法、訣竅是一種明確的對大家幫助的思考,請考生千萬記住,每道題目都是對你日常思維能力的挑戰,思考的出發點就是題目的本身,而不是考試告訴你的某些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