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工程是一門技術與管理相結合、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工程學科,主要涉及有關現代工業工程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的研究,旨在不斷改善和優化生產系統、提高生產率,其發展方向是致力于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先進的工業工程管理思想與技術。本學科領域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建立在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工程學和系統科學的基礎上,與數學、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等學科密切相關。
培養目標
工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對象是企業中具備一定的工程技術、工程管理和生產管理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的技術管理人員,為企業培養面向21世紀的新型技術管理人才。
本領域工程碩士學位的獲得者應具有工業工程方面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現狀、前沿和發展趨勢,能夠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工程設計方法、工程實驗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手段,獨立從事現代工程項目決策、工業設計及運行管理等工作。能夠熟練運用一門外語閱讀和翻譯專業資料,撰寫論文摘要。
研究方向
1.工業工程理論與技術
主要研究人機工程理論、人-機-環境系統的設計和改善方法與技術;生產計劃與控制理論及技術;質量與可靠性理論及技術;系統優化與仿真理論及技術;環境與安全技術。
2.制造系統工程
主要研究產品數據管理(PDM),即集成產品信息、過程及人與組織的綜合產品開發與管理技術,包括工程數據管理(EDM)、文檔管理(DM)、產品信息管理(PIM)、技術數據管理(TDM)、技術信息管理(TIM)、圖像管理(IM)等產品定義信息管理技術和工作流程、審批/發放過程、工程更改單等產品開發過程管理技術;CAD/CAM并行集成技術,包括利用并行工程原理、集成技術、仿真技術、網絡技術和工程數據庫開發實用CAD/CAM并行集成系統的關鍵技術;簡、捷、柔生產與制造技術,包括將柔性的、先進的、實用的制造技術,熟練掌握生產技能的、高素質的勞動者,以及企業之間和企業內部靈活的管理等三者有機集成的總體最優化的技術,分散網絡化制造、虛擬企業、企業重組技術等;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
3.系統規劃與系統仿真技術
主要研究系統規劃,包括利用系統工程理論和物流系統分析技術,優化工程及技術設施,建立實用先進制造系統,探索提高生產率的有效途徑;系統仿真,包括利用產品和過程的建模與仿真技術,建立虛擬物流系統。
4.生產管理
主要研究制造資源規劃(MRPII -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通過現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研究,探索應用MRPII把企業生產、庫存、采購、銷售以及財務成本等多項管理集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管理系統,以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有效性和整體效益;物流系統分析與信息管理系統,包括優化企業物流系統的理論與方法,開發、推廣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促進企業物流的合理化。
5.質量及可靠性
主要研究系統的質量及可靠性理論、工程與管理,包括利用質量控制理論與可靠性分析技術規劃和改善企業的質量和生產系統。
主要課程設置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80501 |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80502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80510 |
碩士生公共英語 |
60582 |
工程經濟 |
500561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500562 |
計算機技術進展 |
409501 |
現代工業工程 |
601503 |
信息系統 |
601504 |
系統分析技術 |
601505 |
項目管理 |
601506 |
生產與運作管理 |
603503 |
應用運籌學 |
609501 |
現代質量管理 |
401501 |
制造系統工程 |
401504 |
先進制造技術 |
402507 |
機電一體化應用技術 |
404503 |
計算機控制技術 |
409503 |
人機工程學 |
409504 |
工業設計學導論 |
409505 |
制造資源規劃 |
409506 |
生產系統監控技術 |
409507 |
可靠性工程及管理 |
409508 |
資源配置技術 |
503505 |
系統仿真 |
506505 |
計算機網絡 |
506506 |
數據庫技術 |
603504 |
應用統計學 |
609511 |
統計過程控制 |
609512 |
工作流管理 |
409509 |
設施規劃與設計 |
409510 |
網絡計劃技術 |